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教育教学交流会
2024-06-26 15:56  

近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教育教学交流会在我校举行。共有来自天津市各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及中青年教师等90余人参加会议。院长何继新主持交流会。

何继新对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方向。我们要持续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在主旨报告环节,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秘书长、天津市“凝心铸魂固根本,深学深用育新人”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成员朱新华教授,以“善作善成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及讲话精神,总结了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围绕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着重介绍了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的“一个平台、一种模式、一套机制”一体化工作格局。

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天津农学院思政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凝心铸魂固根本,深学深用育新人”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成员李月玲教授,以“锤炼思政课教师内功”为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相关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入手,依据“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提出要通过铸就人格魅力来修炼自我,通过研读原著来夯实理论之基,通过找准接点来架起情感桥梁,阐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锤炼内功的路径。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何继新教授,以“‘大思政课’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启示思考”为主题,结合学院近两年开展的“大思政课”实践行活动,着重介绍了学院“3445”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即3个特色模块凸显、4个维度课程设计、4类师资队伍锻造、5个课程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了若干思考启示。

在交流发言环节,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雪飞,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秀瑛,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蕾老师,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雅君老师,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贺和王霞老师,分别以“关于推进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感恩奋进 将思政课讲在中国大地上”“‘以案说理’—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关于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善用‘大思政课’创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式”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在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燕介绍了中心的建设情况,青年教师薛腾鹿介绍了在薄克礼教授带领下中心在打谱创作、琴歌吟唱、学术研究、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指导学生社团、开展社会服务以及“弦歌不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品牌等方面工作,并与煦园琴社同学进行了现场弹唱,指导嘉宾进行了基本古琴指法体验。

在革命丰碑展馆,青年教师崔梦影和张紫驰为与会参观的老师进行了讲解,深情讲述了天津红色旧址背后的感人革命故事,打造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实践课。

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主动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将思政课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深讲透讲活。

近年来,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全体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育人实效显著提升。学校发挥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交流研讨,着力提升新时代思政课的育人成效,不断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一马当先”党建品牌、“理响声传”理论宣讲品牌、“明理筑梦”思政实践教学品牌、“人民城市”特色思政课品牌、“网动天下”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品牌、“弦歌不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品牌。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青年教师全方位、进阶式、目标化培育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